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 首页  部门概况  动态信息  服务指南  政策法规  校园管理  安全知识  综合治理  保卫学会 
站内搜索:
 
  安全知识  
 
 媒体安全动态 
 安全教育 
 新生必读 
 案例分析 
 起底邪教 
 
  安全知识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安全知识 > 媒体安全动态 > 正文
 
“不粘锅”变成了“不!粘锅”,别让 “网红”成为假货的“流量入口”
2019年11月07日 09:42      浏览:
近日,某知名网红“带货”现场“翻了车”,号称的“不粘锅”变成了“不!粘锅”。低门槛、高回报的网红直播带货新业态,迅速赚得商家和粉丝的目光,但如果缺乏有效监管,也容易成为假货的“流量入口”。“双11”临近,消费者更要擦亮眼睛,监管部门也要跟上,把那些掺假的“网红”和商家逐一“拉黑”。


市民沈某在某平台购买了两箱什锦枣夹核桃,收货后发现,不仅枣的大小缩水、受潮严重,一查发现还是三无产品;浙江嘉兴警方近期通报的一起案件显示,拥有11万粉丝的蔡某售卖一款减肥药,实为含有西布曲明的三无产品,严重时可致人神经紊乱甚至死亡……

类似的投诉和案件并不鲜见。不少消费者反馈,部分网红推荐的商品存在质量低劣、虚假宣传、货不对版、以次充好等现象。

“粉丝”把网红当“真爱”,网红却视“粉丝”为“韭菜”。信任遭遇“无情”,被辜负的粉丝很伤心。

如今,利用网红在社交网络上的影响力,通过直播平台迅速“兑现”,成为电商发展的新趋势。今年某电商平台的报告显示,去年加入该平台直播的主播人数同比增长180%,直播日均超6万场,时长超15万小时,带货超千亿元,同比增长近400%。

直播的强互动属性、主播实时分享的真人体验,加上令人心动的产品优惠力度,令大批粉丝带着信任甘愿买单。部分地方政府也借助网红力量,推广各地特产及旅游资源。

新业态是新需求的产物,无可厚非。然而,许多网红被“赚快钱”蒙蔽了双眼,对所销产品并不了解,缺乏专业知识,直播时信口开河,为售后埋下诸多隐患。信任一旦被打破,再难有“回头客”,长久来看更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
业内人士透露,数字造假已成部分网红或直播平台的惯用手段,流量和销量都可以“做”出来。笔者在QQ群搜索“刷数据”“直播”等关键词,检索到大量针对各大网络平台刷数据的群组。多位发布类似广告的群成员称,除可提升“转赞评”等数据外,还可“推热门、改销量、处理中差评、升等级”,实现“全流程造假”。

对负有一定规则制定权的直播平台方来说,不能当“甩手掌柜”,甚至在造假的道路上“推波助澜”。

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。面对乱象,相关部门已经出手,要求网络视听电子商务直播节目和广告节目用语要文明、规范,不得夸大其辞,不得欺诈和误导消费者。最高检近日也发布消息称,将重点查办利用网络、电商平台、社交媒体、电视购物栏目等实施的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。

网红带货的“善与恶”“红与黑”之间,往往仅有一纸之隔。如果网红带货模式不能解决掺假、造假乱象,反而不断试探良知和法律的底线,那么离被消费者彻底抛弃的那一天,也将不远了。



来源:半月谈

 

网站声明:转载或引用本文,须注明本文出处,违者必究

 

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|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|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 |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| 广西南宁市人民政府门... | 中国反邪教网

广西大学保卫处 版权所有
地址: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       邮编:530004